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王戎
亦題《王戎夙慧》、《道邊苦李》、《王戎七歲》。南朝宋志人小說。劉義慶撰。原載《世說新語·雅量篇》。徐震堮《漢魏六朝小說選》、吳組緗《歷代小說選》皆錄入。王戎(234—305),字濬沖,西晉瑯玡臨沂(今屬山東省)人。晉惠帝時官至司徒。本篇寫他的早熟故事。敘述:王戎七歲,曾與諸小兒玩。見道邊李樹果實累累,壓彎了枝,諸兒爭去摘果,唯王戎不動。有人問他為何不去,他說:“樹在路邊而多果,此必苦李。”摘李子來嘗,果然如此。作品通過王戎不摘苦李這件小事,表現了王戎兒童時的聰明和智慧。作品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展示主人公形象。“諸兒競取李”,王戎竟“不動”,寥寥兩句,“神童”與“俗兒”截然不同,明晰突現。寫諸兒的“競走取之”,是富有特征性的細節。雖僅有四字,但已把小兒們雀躍奔跑、搶摘爭吃苦李的“傻小子”群像展現出來。隨著情節的發展,插寫了王戎因“道邊苦李”而不去摘李的自見,待“取之、信然”的直敘嘎止,一個聰穎絕倫、善于思考具有相當的觀察力和判斷力的“早慧兒”形象就凸現于讀者眼前。“王戎夙慧”之事,據《名士傳》謂:“戎由是幼有神理之稱也。”(劉孝標《世說注》引)《世說·雅量》中尚載有王戎七歲觀宣武場欄中虎吼而無恐色事。他不僅早慧,而且年幼膽大有勇。這是古代一則著名的兒童小說,古今幼學皆知。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楊衒之·王子坊》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王敦既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