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韓非·三虱食彘
亦題《三虱爭訟》。戰國寓言小說。韓非撰。原載《韓非子·說林下》。《太平御覽》卷九五一亦引載。今見王先慎《韓非子集解》、陳奇猷《韓非子集釋》等本。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皆錄入。故事敘述:三只虱(shī)子在一只母豬身上拼命吸血,它們彼此爭吵起來。另一只虱子從它們面前經過,問三只虱子在爭吵什么。三只虱子異口同聲回答,說是爭膘肥肉滿的地方。問話的虱子說:“眼看冬至后臘祭日到,人們就要殺這頭豬,還用茅草燒它呢。你們就不怕嗎?”這話提醒了那三只虱子,問話的虱子也同那三只虱子一道,聚在一起,用盡力氣,吮吸那只母豬的血。這樣,豬一天天瘦下去了,到臘祭時人們便沒有殺掉它。這則寓言說明,一虱比三虱的眼光看得遠; 看到更大的患難,便可平息眼前的內哄。寓言采取了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四只虱子人一樣的思想和性格,通過它們之間的爭吵、對話、勸告,來寄寓事理,影射現實,啟發讀者的想象和智慧。實際上,它們就是剝削階級的人格化。寄生蟲吸血鬼,死到臨頭,你搶我奪,比擬貼切,給讀者以強烈的真實感。作品用這種方法,嘲笑了“那些剝削階級宵小之徒,為了爭權奪利而自取死亡,他們之中難得有一人挺身而出,排難解紛;他們的智慧,尚不及三虱,更遑論一虱?!” (公木語)
上一篇:《黃氏逸書考》的主要內容,《黃氏逸書考》導讀
下一篇:《秦漢·劉向·丑女無鹽》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