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樂府》的主要內容,《太平樂府》導讀
《太平樂府》是現存元代散曲四大總集之一,全稱《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元人楊朝英輯。流傳版本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 (或以為明刻),元刊9卷本,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明刊本,清何夢華舊藏鈔本,民國陶珙影元刊本,今人隋樹森校訂中華書局1958年排印本。隋校本經過一番認真整理,校訂詳審,閱讀使用最為方便。
本書編選者楊朝英,號澹齋,蜀青城人。他本人也是一位散曲作家,《金元散曲》錄存他所撰的小令27首。其生平事跡則不可詳考。元楊維楨至正七年(1347)作周月湖今樂府序,以他與關漢卿、庾吉甫、盧疏齋相提并論,認為“四人之今樂府最為奇巧”。孫楷第 《元曲家考略》151頁 “楊澹齋”條,引元末張元翰《西巖集》卷1 《楊英甫郎中澹齋》詩,中有句云:“老天未相容,正坐才具累。前年作郡守,今年署郎位。”又據周巽《性情集》卷5《上歐陽玄詩序》中“奉贄歐陽承旨圭齋于書臺楊青城宅”等句,謂“澹齋蜀青城人而家于龍興(今南昌市,書臺為龍興屬內地名)者也”。
關于《太平樂府》一書編輯的緣起,卷首鄧子晉序曾加說明:“澹齋楊君有選集 《陽春白雪》,流行久矣。茲又新選《太平樂府》一編,分宮類調,皆當代朝野名筆,而不復出諸篇之所載者。”由此可知楊氏二選為姊妹篇,《太平樂府》是為續補 《陽春白雪》而作。
《太平樂府》共9卷,全書以宮調曲牌為綱,類聚諸家散曲作品。卷1至卷5為小令,卷6至卷9為套數,總計收錄小令1085首,套數139套。《全元散曲》共輯小令3853首,套數457套,其來源于 《太平樂府》者,小令占三分之一弱,套數占三分之一強。入選作者有名姓者85人,另收若干無名氏之作。其中既有孛羅御史、童童學士之類的達官顯貴,又有行院王氏、珠簾秀歌者這樣的封建社會底層婦女;既有關漢卿、馬致遠、盧摯、姚燧等名家,也有當時的曲壇新秀與佚名作者。文學史上不少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如關漢卿《一枝花》套(杭州景)、馬致運《耍孩兒》套(借馬)、杜善夫《耍孩兒》套 (莊家不識勾欄)、雎景臣《哨遍》套(高祖還鄉)以及小令中的不少精品,都因此集得以保存與流傳。
本書編者選錄有自己的小令10首。其中寫景的2首,寫羈愁旅思的3首,寫男女相思的2首,抒隱逸田園之情的3首。風格清新縱逸,語言自然流暢。這可以體見選者的興趣和標準,反映入選作品的大致情況。書中專寫風月場中男女之情的作品雖然也占一定數量,但絕無粗俗濫惡之作。集中所收某些集曲名的套數,雖不免帶有文字游戲的性質,但有的敘事完整、描寫生動,竟可完全不露曲名痕跡,在同類作品中堪稱佳構,而這種形式在曲作中亦可備一格。另外有的作品以出寓言手法寫牛羊訴冤,借以揭露世態人情,顯然與民間文學有著更深刻的聯系。
上一篇:《太上感應篇》的主要內容,《太上感應篇》導讀
下一篇:《太平圣惠方》的主要內容,《太平圣惠方》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