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生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巴士卡里雅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5月翻譯出版。原著者是教育家,因在大學中專門開設“愛”這門前所未有的課程而聞名。本書在美國曾連續(xù)10個月被列入暢銷書目,創(chuàng)造1年內重印30次的紀錄。
作者說,因為看到“現在的人們是那么隔閡、疏遠”,“心里十分焦慮和不安”。他于是想到愛的手臂也許能夠推翻人與人之間的墻,溝通大家的思想。他的主導思想就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與人之間應該溝通,也能夠溝通。本書不對神秘的東西進行研究,其特點是寫得熱情,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淺顯,像一次聊天;實用,像一張圖解。他講,人要愛人,但怎樣做才能表現這種愛呢?——應該接觸。他講的接觸不只是心靈相通(那是目的),更是體膚相接(這也是手段)。他主張人要互相擁抱、親吻。在痛苦時,與其回過頭去避開痛苦,不如“張開雙臂擁抱它”,發(fā)泄一陣,然后把它忘掉。他不喜歡那種悲觀、無可奈何的人生態(tài)度,他要“做”。然而本書并未因此而粗俗。它娓娓地告訴讀者愛的功能,愛與人生;誠摯地和讀者討論怎樣去愛你的朋友、家人、伴侶、鄰居、同事;怎樣用愛來平息各種糾紛,更主要的是平息你的心情,使你有重新投入生活的力量、勇氣和信心。作者鼓吹生活中的愛。你煩惱、憂愁、憤激、百無聊賴、哀痛萬狀……那么,請你試試本書作者為你開的“愛”的處方。
上一篇:《照世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愛欲與文明》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