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隨園詩話》,袁枚撰。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是清乾隆年間最著名的詩人和詩歌理論批評家。此書由作者自己刻版印行,隨編隨刻,隨刻隨補,共26卷。較早的通行本有乾隆年間“隨園自刻本”。此書洛陽紙貴,影響頗大,錢鐘書《談藝錄》稱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已非一日。自來詩話,無可倫比”?!峨S園詩話》多記述文壇掌故和文人軼事,存錄親朋友人詩作,每每臧否世事,興發風雅,但主要價值在于表達了文學見解,不乏真知灼見。針對沈德潛提倡復古的“格調”說,標舉“性靈”、“性情”,可以說主張性情與靈機的有機結合,如云:“詩寫性情,唯吾所適”?!霸娬?,各人之性情也?!庇衷疲骸肮P性靈,則寫忠孝節義俱有生氣。筆性笨,雖詠閨房兒女亦少風情”。其詩學思想崇尚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和用筆作意的靈機翕張、天趣橫溢,但又非常注意以學問濟性情,才與學合,人巧湊天籟,相得益彰。如評杜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破’與‘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讀書作文之法。蓋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圇用其糟粕也。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采花所釀者蜜,非花也”?!峨S園詩話》一再駁斥“宗盛唐”、“學七子”、“講家數”等風習,反對模仿、抄襲古人。在語言運用上,反對零垛填塞、故作艱深,主張明白易曉,排空融化,自出精神。是書也有體制龐雜、話題松散,收取太濫的瑕疵,在觀點上流露出輕視小說、戲曲的傾向。現代通行本有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本。
上一篇:《闖江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難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