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臺仙館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右臺仙館筆記》16卷,清俞樾撰。俞樾,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清末著名學者。此書是俞氏晚年之作,當時作者寓居于杭州西湖的右臺山下,自題其室為“右臺仙館”,此書即由此得名。
此書是清代一部比較著名的志怪筆記,作者自稱其“體例頗與紀文達公《閱微草堂筆記》相近,”所記多為狐鬼妖異之事,亦間雜人事,其中一部分出自作者平時的所見所聞,不夠則又征之于人,其書自序附有一則《征求異聞啟》說:“伏望儒林丈人、高齋學士,各舉怪怪奇奇之事,為我原原本本而書,寄來‘春在草堂’,助作秋燈叢話。”作者頗負盛名,交游極廣,因此各地支人文士以所見所聞告之者甚眾,這就使得這部筆記所記敘的社會現象頗為廣泛,它通過各種奇聞怪談,反映了晚清社會生活的某些側面。第2卷記嘉慶年間有人被授官為貴州某縣令,到縣城一看,竟到處是頹垣環繞,荊棘塞路,縣令的公署不過土屋數間,室中積土數尺,權作公案,只有一個縣吏從草中出來,謂此縣“已有二十余年無縣令矣,不圖今日復見令君?!笨梢姰敃r西南邊遠地區荒涼貧瘠的狀況。書中對各地的社會習俗也多有反映,如第3卷記浙江寧波民間有殺女嬰的習俗;第4卷記浙東鄉間的貧苦農民迫于生計,有將妻子典人為妻、代人生子的陋習;同卷記浙江民間的搶婚舊俗等等,都有社會史料價值。但書中大量狐鬼怪異故事卻僅供談助,無甚意義,而且有關因果報應的描述觸目皆是,這是此類筆記的通病。
此書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本。
上一篇:《史通》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各國的經濟增長:總產值和生產結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