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野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湘山野錄》是北宋僧人文瑩所作的一部筆記,文瑩,字道溫,錢塘人,生年履歷不甚清楚。晚年寄寓荊州之金鑾寺,自稱其齋室為湘山草堂,故此書名為《湘山野錄》。
《湘山野錄》成書于神宗熙寧年間,其內容主要是記載北宋前期的一些見聞雜事。作者雖然是一個僧人,但常出入于達官顯宦之家,交游的又多為文人墨士,因此見聞很廣。此書所記朝野掌故多得自傳聞,但卻并不因此而影響到它的價值,正因為作者不是官宦,政治上的約束比較少,所以他記事就較少忌諱,一些別處所見不到的記載在這書里卻可以找到,比如《湘山野錄》中所記太宗即位始末,就是當時史官十分忌諱的問題,在北宋前期的官方文字中找不到任何記載,作者對這一傳聞的披露第一次觸及到這個隱秘問題,提出了所謂“斧聲燭影”的千古疑案,后人因此多疑心太宗害死太祖篡取皇位,李燾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就引錄了《湘山野錄》的這條記載。朱弁《曲洧舊聞》記述說文瑩曾游于權臣丁謂之門,丁謂待他如上賓,因此他在《湘山野錄》中凡涉及丁謂的地方,就曲加回護。《四庫提要》認為這確是此書的一個疵點,但亦因愛憎好惡所致,無可厚非。另外也許因為作者是僧人的緣故,書中記述鬼怪神異和道釋二家的故事較多,這部分內容價值不大。
此書正錄3卷,另有《湘山續(xù)錄》,前人著錄,續(xù)錄或作3卷,或作1卷,現(xiàn)在所見到的傳本,續(xù)錄都是1卷。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此書點校本,與作者的另一部筆記《玉壺清話》合印為1冊,舊本無目錄,為便于讀者檢索,點校本將每個條目都擬出標題,編成目錄置于卷首。
上一篇:《清真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源氏物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