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碑傳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繆荃孫編。繆荃孫(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號藝風。江蘇江陰人。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清史館總纂,并主講南菁、濼源、鐘山等書院。贊同洋務新政,曾至日本考察學務,創辦江南圖書館和京師圖書館。精通金石碑帖、版本目錄之學,著作除該書外有《書目答問》、《藝風堂文集》等。該書共86卷,為清錢儀吉《碑傳集》的續編。作者自序中說:“錢書成于道光間,至嘉慶朝為止。迄今又九十年,中興偉績,賢才薈萃,長篇短牘,記載較多。荃孫不揣昧,起而續之。”共收錄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人物1111人。分為宰輔、部院大臣、內閣九卿、翰詹、科道、督撫、河臣、監司、守令、校官、佐貳雜職、武臣、忠節、藩臣、文學、孝友、義行、列女等類目,體例與《碑傳集》相同,只將其理學、經常2類合為儒學一類,將曹司類改為曹屬類,方術類改為藝術類,又于藩臣類后增加客將一類,收入華爾。戈登等4人。該書編纂過程中,征引了姚瑩、李元度、馮桂芳、曾國藩、李鴻章、屠寄等359人的著述,以及《吉林通志》、《畿輔通志》、《淮安府志》、《順天府志》、《荊州駐防志》等16種志書,作者又自撰10余人傳,搜求較為全面。但也有所疏漏,如對薛福成、翁同龢、許景澄、黃遵憲、張之洞等人均未收入。于光緒七年(1881)開紿續編,至宣統二年(1910)成書,編纂過程將近30年。版本有江蘇書局刻本,及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碑傳全集》、1988年上海書店《清碑傳合集》、臺灣明文書局《清代傳記叢刊》影印本。其中《清代碑傳全集》本重新編有總目和姓名索引,便于檢索。繆荃孫還曾補編乾隆、嘉慶諸名人碑傳為14卷,未刊。近人閔爾昌編有《碑傳集補》,內容以清末人物為主,同時對《碑傳集》、《續碑傳集》所遺漏的前期人物也有增補。近人江兆鏞又編有《碑傳集三編》50卷,共收錄500余人,側重于訂偽、補遺、參證、續纂等方面。這4種碑傳合在一起,較為系統地提供了有清一代的人物傳記資料,可相互參看。
上一篇:《續焚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續資治通鑒長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