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居士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耶律楚材撰著的詩文集,又稱《湛然居士集》。它最早成書于公元1233年(蒙古窩闊臺汗五年),共9卷,是當時中書省都事宗仲亨輯錄的,這9卷,即全集的前9卷,寫于公元1233年以前。后來又有人補輯了公元1233——1236年的作品,是為全集的后5卷。合計14卷,即現(xiàn)在通行的14卷本。《四庫全書》收入的也是14卷本。公元1236年以后耶律楚材的詩文今已不存。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錄有《湛然居士集》35卷,未詳何時何人所輯。漸西村舍本有光緒乙亥(1875)芳郭無名人的后序,己稱“其35卷之集,則予未之見也。”35卷本至今未見。14卷之版本,除《四庫全書》本和清光緒元年(1875)袁昶刻漸西村舍叢刻本外,還有明抄本和《四部叢刊》本。謝方用《四部叢刊》本作為底本,以漸西村舍本互校,并加了新式標點,又根據王國維的《耶律文正公年譜》,于詩文題后附以系年,書后還輯錄了一些正史外有關耶律楚材的資料,此即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湛然居士文集》。這個最新版本,十分便利閱讀。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遼東丹王突欲8世孫。3歲喪父,由其母楊氏撫養(yǎng)長大。17歲時試進士科,所對獨優(yōu)。24歲,金章宗授予他開州同知。公元1215年蒙古軍攻占燕京。成吉思汗風聞楚材學行,且善于占卜,便下詔召見他。其后成吉思汗西征,楚材常跟隨幕下,以備咨詢。后事鐵木真窩闊臺(太宗)30余年,官至中書令。這是蒙古統(tǒng)治者第一次授命一位異族人以相當于宰相的最高官職。乃馬真后稱制后,耶律楚材受冷遇,郁郁而終。
耶律楚材才學兼?zhèn)洌┯[群書,能詩善文。《湛然居士文集》中有文約100篇,詩共660余首。他旅居西域前后共10年(1218~1227),所寫的詩多慷慨雄壯,自然天成,尤長于描寫祖國北方及西域的自然景物和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畫面。這些詩別開生面,獨具一格,表達了他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耶律楚材詩作的主要特點是求實、通俗、一氣呵成,毫不矯飾。《湛然居士文集》中還保存了不少不見于正史的重要史料。《湛然居士文集》中一些關于西遼遺事的詩文,則是我們研究西遼史不可多得的資料。耶律楚材由于入元時間早,又為名相,他的詩文特別是詩,對元代后來的少數(shù)民族詩人和漢族詩人都有較大的影響。清顧嗣立在《元詩選》中選其詩130首,并且評贊說;“雄篇秀句散落人間,為一代詞臣倡。”寫景絕句《過濟源登裴公亭用閑閑老人韻》:“山接晴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風回一鏡揉藍淺,雨過千峰潑黛濃。”可見一斑。
上一篇:《清朝文字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潛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