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戰國策·秦策五》,以首句名篇。有些選本作《呂不韋相秦》或《呂不韋立君》。此篇所記之內容與漢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不盡相同。據《史記》記載,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兩年后昭王立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這就是異人的父親。異人的兄弟有二十幾個,異人又不居長,其母夏姬也不得寵愛,異人在趙國為人質,處境寂寞。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大敗趙于長平,又進圍邯鄲,異人幾乎被殺。呂不韋在邯鄲經商,了解到異人的情形,認為“奇貨可居”,即問父親“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父答‘無數’。呂不韋為了得到無數倍的贏利,奔走于邯鄲、咸陽之間,成功地使異人登上了秦國的王位,呂不韋由此也躋身秦國要職達十三年之久。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說:“《戰國策》以不韋為濮陽人,又記其事跡亦多與此《傳》不同。班固雖云太史公采《戰國策》,然為此《傳》當別有所聞見,故不全依彼說。或者劉向定《戰國策》時,以己異聞改彼書,遂令不與《史記》合也。”宋鮑彪說:“不韋,賈人也,彼安能知義?欲圖贏而奪嫡立庶,秦國之不亂敗者幸也!以是得贏,而飲酖于蜀,于是知有天道矣!凡不韋所立,于時皆喪身滅國之事。周衰,士之陰險傾邪,無輩于不韋者。不足算也,不足算也!子楚之計平平耳,孝文稱為奇而立之,非老悖乎?”(上海古籍社《戰國策》匯注引)關于系年,今人繆文遠《戰國策考辨》說:“據《史記·呂不韋傳》,子楚質趙在秦昭王四十二年或稍后,呂不韋為秦相在莊襄王元年,則此章敘事首尾凡十七年,且疑竇滋多,頗難信據。此章系年姑從闕疑。”今人郭人民《戰國策校注系年》說:“據《史記·呂不韋傳》‘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則此策應系于秦昭王五十六年。策后最后言子楚立為王,呂不韋為相,王后為華陽太后,就事之結果言之,不是劃策之年月。”此篇記述了家累千金的“陽翟大賈”呂不韋怎樣由商界一躍而進入政界的一次成功的政治投機。呂不韋以商人的眼光,分析了當時各方面的情況,看準秦質子異人“奇貨可居”,于是棄“珠玉之贏”,游說異人、陽泉君等,奔走于秦、趙之間,疏通了各種關節,終于使“異人無國而有國,王后無子而有子”,幫助異人登上了王位;而他自己也以一介商賈而位至卿相,躋身秦國要職達十余年之久,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此篇敘事簡括,說辭精煉;通過對人物言、行的刻畫,塑造出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如通過對呂不韋與父親的對話,以及后來游說異人、陽泉君、趙王等言談舉止的描述,表現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兼商人的險詐機敏、老謀深算的性格,在《戰國策》紛繁的人物畫廊里,可謂個性鮮明,獨具風姿。
上一篇:《滿江紅·怒發沖冠》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