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湖陰先生壁其一》簡介|介紹|概況
宋詩篇名。王安石作。宋葉夢得說:“荊公詩用法甚嚴,尤精于對偶。嘗云,用漢人語 止可以漢人語對,若參以異代語,便不相類。如‘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之類,皆漢人語也。此法惟公用之不覺拘窘卑凡。”(《石林詩話》卷中)葛立方《韻語陽秋》云:“荊公嘗有詩曰:‘功謝蕭規慚漢第,恩從隗始詫燕臺。’或謂公曰:‘蕭何萬世之功,則功字固有來處,若恩字未見有出也’。荊公答曰:‘韓集斗雞聯句,則孟郊云‘受恩慚始隗’。則知荊公詩用法之嚴如此。然‘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之句,乃以樊噲事對護田,豈護田亦有所出邪?”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以為“一水”二句“蓋本五代沈彬詩:‘地隈一水巡城轉,天約群山附郭來’。彬又本唐許渾‘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來’之句”。近人高步瀛認為葉夢得云云:“不過摘字,與《漢書》原意無關,亦蓋偶合耳。石林所稱,實皮膚之見,此詩佳處決不在此。《韻語陽秋》謂以樊噲排闥事對護田,豈護田亦有所出邪?蓋以《西域傳》所言護田與此詩無關耳”。這兩句與沈彬、許渾詩“亦句法偶同耳,未必有意效之也”(《唐宋詩舉要》)。錢鍾書云:“這兩句是王安石的修詞技巧的有名例子。‘護田’和‘排闥’都從《漢書》里來,所謂‘史對史’,‘漢人語對漢人語’;整個句法從五代時沈彬的詩里來,所謂‘脫胎換骨’。可是不知道這些字眼和句法的‘來歷’,并不妨礙我們了解這兩句的意義和欣賞描寫的生動;我們只認為‘護田’‘排闥’是兩個比喻,并不覺得是古典。所以這是個比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讀者不必依賴箋注的外來援助,也能領會,符合中國古代修詞學對于‘用事’最高的要求:‘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顏氏家訓》第九篇《文章》記邢邵評沈約語)。”(《宋詩選注》)金性堯注:“排闥,闖進門來。《史記·樊噲傳》有‘噲乃排闥直入’高祖禁中語。這固是用《史記》語,但前人說上一句‘護田’也是用《漢書·西域傳》校尉領護營田典,因而有以漢人語對漢人語之說,并以此作為王詩‘用事’高妙之例,實是附會。”(《宋詩三百首》)傅璇琮選,倪其心、許逸民注《宋人絕句選》認為“護田’、‘排闥’未必用典,但富有神勢。葉說可以啟發賞藝,吳說可供比較,都有所見”。這首詩贊美湖陰先生家庭院環境的優美,高雅脫俗,清幽宜人。
上一篇:《九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井底引銀瓶》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