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篇名。謂卜問所以自處之道。舊謂戰國屈原作。但篇中有“屈原既放”、“屈原曰”等句,似出于第三者的記述。今研究者多認為非屈原所作。漢王逸《楚辭章句》說:“《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體忠貞之性,而見嫉妒。念讒佞之臣,承君順非,而蒙富貴。已執忠直而身放棄,心迷意惑,不知所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問神明,決之蓍龜,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聞異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彼沃祆洹冻o集注》說:“《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哀憫當世之人,習安邪佞,違背正直,故陽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將假蓍龜以決之,遂為此詞,發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說者乃謂原實未能無疑于此,而始將問諸卜人,則亦誤矣?!鼻逋醴蛑冻o通釋》說:“卜居者,屈原設為之辭,以章已之獨志也?!鼻迨Y驥《山帶閣注楚辭》說:“居,謂所以自處之方。以忠獲罪,無可告訴,托問卜以號之。其謂‘不知所從’,憤激之辭也。”清崔述《考古續說·觀書余論》說:“假托成文,乃詞人之常事。然則《卜居》、《漁父》亦必非屈原之所自作,《神女》、《登徒》亦必非宋玉之所自作,明矣……《卜居》、《神女》之賦其世遠,其作者之名不傳,則遂以為屈原宋玉之所作耳。”郭沫若《屈原賦今譯》本篇注文說:“《卜居》是一篇敘事詩,原文是有韻的。自來相傳是屈原所作,但恐不盡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在思想上,本篇表明了屈原是一位不信上帝、不信卜筮的理性主義者,和《離騷》、《天問》等篇一致。屈原在流竄生活中曾經耕田、種地,這也解答了他能成為人民詩人的一個根本問題。”此篇當是與屈原時代相近且深知其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篇中設想屈原如何問卜決疑,以便確定“自處之方”。名為“卜居”,實際上并無待決之疑,只不過借此反映屈原的頑強斗志和不信天命、不信卜筮的批判精神。把兩種對立的生活態度全用問話的形式提出,比照強烈,表現出鮮明的愛憎感情;篇中有故事,有人物,有對話,有行動,極富有戲劇性;句式長短相間,錯落有致,音韻和諧而變化自如;運用問答體,自成一格。這種初具散文詩特色的、由“騷”而“賦”的風格與形式,為漢代以后的賦家所祖述,在文學史上影響頗鉅。
上一篇:《賣花聲·雨花臺》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原毀》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