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烽火照西京》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楊炯作。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此泛言用武效力,勝于一經自守。唐汝詢謂朝廷尊寵武臣,而盈川抱才不遇,故爾心中不平,亦近于鑿。”武漢大學中文系《新選唐詩三百首》:“《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681),突厥侵擾固原、慶陽一帶,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當時為崇文館學士,針對突厥的侵擾,利用樂府舊題,抒發了自己希望立功塞外的豪情壯志,表現了一種奮發激揚的精神。”今人張燕瑾說: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首二句交待事件背景,烽火傳報邊地入寇,引起內心對敵人的憤慨,從軍之舉義不容辭;三、四句寫軍隊辭京出師,火速到達前線,并把敵人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五、六句通過景物烘托,寫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尾二句直抒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唐詩鑒賞辭典》)。這是一首以樂府舊題寫現實生活的古體詩,也是一首漸臻成熟的五言律詩。抒發了投筆從戎、慷慨報國的壯烈情懷。全詩情勢急促,聲色相間,形象鮮明,感情真摯;兼有樂府詩的明快和律詩的嚴謹;其剛健雄渾之音,為宮體余風尚熾的初唐詩壇的可喜新聲,直開盛唐邊塞詩的先河。
上一篇:《今日良宴會》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仗義疏財》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