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湘綺樓說詩》新詩鑒賞
詩論,八卷,清王壬秋撰,王簡輯。壬秋見《八代詩鈔》。簡字竹父,號癡佛,四川酉陽人。
王氏論詩主張學古,特別推重六朝,言“詩法備于魏、晉、宋、齊但擴充之”。并說:“詩亦自有朝代,唐以前詩,不能偽為;宋以后詩,大都易似。”唐人諸名家的成就,也在于他們對八代有所繼承。對唐詩亦多微詞。嘲笑李白“問余何事棲碧山”之絕句為“村氣”;譏諷杜甫《秋興》八首之中“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一聯為“笨伯”。并認為杜詩之所以廣泛流傳,只因為杜詩數量多,題目平易、題詠景物之作多及恰切人情,這些評論顯然不夠公允。
關于詩歌創作,他強調詩的涵養性情的作用,并認為“治經學道必有成,因道通詩,詩自工矣”。在寫作上主張模仿,如學書法“唐臨晉帖”,“欲己有作,必先有蓄,名篇佳制,手披口吟,非沉浸于中,必不能炳著于外”。這樣寫出的作品必然是“雜湊摹仿”之作。書中還強調“格調”“格律”。作者說:“詩以養性,且達難言之情,既不講格調,則不必作。”又說:“詩主性情,必主格律。”這里所說的“格調”“格律”,是指體現在詩歌作品中的脈絡肌理。例如漢詩大體分蘇(武)李(陵)兩派。“蘇詩寬和”“李詩清勁”,“詩即分和、勁兩派,作者隨其所近,自臻極詣。當其下筆,先在選詞,斐然成章,然后可裁”。書中多記自己一些詩篇的寫作經過及近代詩壇掌故,為研究近代詩史提供了資料。
此書為王氏門人王簡所編。簡將壬秋說詩遺稿四卷,別為一編,藏之行篋,尚未付梓。后又“追思侍立命提之訓,趨庭轉述之言,以及高座再傳所記,都講奪席所聞”,并增入記游之作、外集韻事整理而成,纂為八卷。先論唐人近體,再論六朝詩作,最后評論《詩經》文字,取由淺入深之意。
有民國間四川成都日新印刷社排印本。又有臺灣鼎文書局刊《中國學術類編本》,1996年湖南長沙岳麓書社《湘綺樓詩文集》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明人詩鈔》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越縵堂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