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笱》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齊風》篇名。《毛詩序》說:“《敝笱》,刺文姜也。齊人惡魯桓公微弱,不能防閑文姜,使至淫亂,為二國患焉。”宋朱熹《詩集傳》:“齊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魚,比魯桓不能防閑文姜,故歸齊而從之者眾也。”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 “文姜如齊始于桓末年耳,時僖公已卒,不得言歸寧。又非見出,不得云大歸。則詩言齊子歸止,定指于歸無疑。于歸時文姜淫行未著也,末年如齊桓即斃于彭生之手,詩何得責其防閑以為刺哉?”今人高亨《詩經今注》:“魯桓公在齊國被殺以后,魯國立文姜生的兒子為君,是為莊公。文姜做了寡婦,時時由魯國到齊國去,和齊襄公幽會。齊人唱出這首歌,加以諷刺。”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本篇是倒是刺文姜,但刺的不是詩序所云云,而正是刺她的鋪張浪費,無以復加。本篇作者可能是齊國的正義詩人;也可能是集體的加工。”高說較勝。本詩“興”與“比”結合巧妙,諷刺性很強。
上一篇:《擬行路難·璇閨玉墀上椒閣》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斯干》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