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一片:一座。
萬仞山:形容山很高。仞:古時候的長度單位,約八尺或七尺叫一仞。
羌笛:羌族的一種吹奏樂器。
度:經過。
玉門關:位于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是唐時通往西域的要路關口。
鑒賞導示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原籍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遷居為絳郡(今山西省新絳縣)。他是盛唐時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為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并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代表作中《涼州詞》和《登鸛雀樓》最為有名。
涼州詞,又稱涼州歌,原是漢代流行于涼州一帶的一種曲調,唐代詩人大多用此調作歌詞。
鑒賞
詩的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表現了黃河源遠流長的態勢,又展示了塞外原野空曠遼闊的景象。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是“畫卷”的主體部分。畫面上出現了塞上孤城,“黃河遠上白云間”是這座孤城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襯托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這樣一座漠北孤城,暗示著征夫的存在。第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玉門關外,哪里有什么青青的楊柳,有的也只是黃沙白草,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征夫的苦悶和怨情自然而然地在詩句中流露了出來。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寫邊地的苦寒,更是飽含著無限的鄉思之情。
這首七言絕句,不僅描繪了邊關的荒涼,而且表現了邊關的雄偉;不僅表達了守邊將士強烈的思鄉情懷,而且也委婉地反映了守邊將士自知責任重大的愛國熱情。
鑒賞要點
[1]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靜、動態結合。
[3]詩句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4]悲而不失其壯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宋)葉紹翁《游園不值》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翰《涼州詞》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