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箕山潁水
【出典】 《呂氏春秋》卷二二《慎行論·求人》:“昔者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勞乎?夫子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請屬天下于夫子?!S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p>
【釋義】 許由拒絕了堯將天下讓給他的請求,隱居于箕山之下,潁水之陽。
【例句】 想箕山,懷潁水,挹余清。(徐沖淵《水調歌頭·懷山中》2283)這里用本典表示對高蹈避世生活和山中幽居的懷念。
上一篇:典故《箕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箕斗成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