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伏波
【出典】 《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列傳》:“驃騎死后,(路)博德以衛尉為伏波將軍,伐破南越,益封。”《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論兵,與我意合’,每有所謀,未嘗不用。初……于是璽書拜援伏波將軍,以扶樂侯劉隆為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南擊交阯。……斬首數千級,降者萬余人。”
【釋義】 伏波為漢代將軍名號,西漢路博德、東漢馬援都曾被授伏波將軍。
【例句】 ①試問伏波三萬語,何如,一斛明珠換綠珠。(蘇軾《南鄉子·贈行》291)這里用馬援上表事,謂遠征獲捷境外。②使翰墨場,著伏波老,上馬猶堪矍鑠哉。(吳泳《沁園春·洪都病中……》2510)這里的伏波老指馬援,借以為喻。參見“矍鑠”條。
上一篇:典故《伏中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伏生九十傳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