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兒子門生
【出典】 《宋書》卷九三《隱逸傳·陶潛傳》:“江州刺史王弘欲識(shí)之,不能致也。潛嘗往廬山,弘令潛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潛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轝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忤也。”
【釋義】 晉代高士陶潛出門,由門生、兒子抬竹轎代步。一次在途中,被龐通之?dāng)r住,請他下轎飲酒。
【例句】 ①歸路月相隨,兒子門生個(gè)個(gè)遲。(劉辰翁《南鄉(xiāng)子·即席即事》3188)作者記敘宴飲事,在詞中用本典以陶淵明自況。②小冠晉人,小車洛人,醉扶兒子門生。(顏奎《醉太平·壽須溪》3255)作者向劉辰翁(須溪)賀壽。劉氏為江西人,生活于南宋末,入元。詞中以隱士陶潛相比擬。
上一篇:典故《兒女語,變軒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兒家門戶幾重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