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二千石
【出典】 《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執金吾,秩皆中二千石。”“郡守……秩二千石。”“郡尉……秩比二千石。”又,卷八九《循吏傳序》:“(宣帝)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顏師古注:“謂郡守、諸侯相。”又,卷八《宣帝紀》神爵四年:“潁川太守黃霸以治行尤異秩中二千石。”唐·顏師古注:“霸舊已二千石矣,今增為中二千石,以寵異之。……漢制,秩二千石者一歲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實不滿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歲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舉成數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滿也。”
【釋義】 漢代郡守的俸祿等級一般為二千石(不同于比它高的中二千石,和比它低的比二千石)。后世常用“二千石”作為詠州郡長官的典故。
【例句】 我欲憂民,渠有二千石。(黃庭堅《醉落魄·老夫止酒十五年矣。……用前韻作二篇,呈吳元祥》其一395)這里以“二千石”代指州郡長官,說自有州郡長官去憂民。
上一篇:典故《二十四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二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