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獨唱何須和
【出典】 見“曲高寡和”條。又,宋·蘇軾《蘇軾詩集》卷四《饋歲》詩:“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釋義】 郢中歌者唱歌,其曲調愈通俗,應和的人愈多,其曲調愈高雅,應和的人則愈少。蘇軾詩有“獨唱無人和”語。
【例句】 去去醉吟高臥,獨唱何須和。(陸游《桃源憶故人》 [一彈指頃浮生過] 1593)這里化用典故,說自己只須獨唱,無需他人應和,意在慨嘆自己的高行不被世人理解。
詩詞典故·獨唱何須和
【出典】 見“曲高寡和”條。又,宋·蘇軾《蘇軾詩集》卷四《饋歲》詩:“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釋義】 郢中歌者唱歌,其曲調愈通俗,應和的人愈多,其曲調愈高雅,應和的人則愈少。蘇軾詩有“獨唱無人和”語。
【例句】 去去醉吟高臥,獨唱何須和。(陸游《桃源憶故人》 [一彈指頃浮生過] 1593)這里化用典故,說自己只須獨唱,無需他人應和,意在慨嘆自己的高行不被世人理解。
上一篇:典故《獨樂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獨掩琵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