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巴人
【出典】 《文選》卷二九晉·張景陽(協)《雜詩十首》其五:“不見郢中歌,能否居然別。《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參見“下里”條。
【釋義】 戰國時,楚地民間歌曲有“下里巴人”,后世遂用“巴人”泛指民間歌謠,也用以喻指粗劣的文藝作品。
【例句】 笑而今,輕郢客,重巴人。(劉克莊《最高樓·再題周登樂府》2635)這里以“巴人”喻指粗劣的詞曲。謂時尚不重真正的詞家。
詩詞典故·巴人
【出典】 《文選》卷二九晉·張景陽(協)《雜詩十首》其五:“不見郢中歌,能否居然別。《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參見“下里”條。
【釋義】 戰國時,楚地民間歌曲有“下里巴人”,后世遂用“巴人”泛指民間歌謠,也用以喻指粗劣的文藝作品。
【例句】 笑而今,輕郢客,重巴人。(劉克莊《最高樓·再題周登樂府》2635)這里以“巴人”喻指粗劣的詞曲。謂時尚不重真正的詞家。
上一篇:典故《寶鏡離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巴山夜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