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縷衣
【出典】 唐·杜牧《杜秋娘詩》:“秋持玉壺醉,與唱金縷衣。”原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長唱此詞。”(見《全唐詩》卷五二○)
【釋義】 金縷衣,曲調名。其詞首句為“勸君莫惜金縷衣”。在中唐時期流傳頗廣。名姬杜秋娘、軍閥李锜都十分喜愛它,亦常演唱。詞中勸人們愛惜青春年少的好時光,要及時行樂。后世遂用為典實。
【例句】 ①誰唱金縷衣,水寒船舫稀。(王觀《菩薩蠻·歸思》262)這里的金縷衣指金縷衣曲。用此典意在襯托思家之苦。因為它與曲中勸人行樂適成為矛盾的兩端。②唱金縷,一聲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發。(蘇軾《三部樂·情景》298)這里的金縷指金縷衣曲,作者勸導詞中女子要懂得金縷衣曲意,珍惜青春,不要自尋煩惱。
上一篇:典故《金縷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金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