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狂處士
【出典】 《后漢書》卷八○下《文苑傳下·禰衡傳》:“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孔)融既愛衡才,數稱述于曹操。操欲見之,而衡素相輕疾,自稱狂病,不肯往,而數有恣言。操懷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殺之。聞衡善擊鼓,乃召為鼓吏。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裸身而辱曹操?!叭趶鸵姴?,說衡狂疾,今求得自謝。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晏,衡乃著布單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營門,以杖捶地大罵。吏曰:‘外有狂生,坐于營門,言語悖逆,請收案罪?!倥!薄昂髲臀曷?劉)表,表恥,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黃祖性急,故送衡與之。”
【釋義】 東漢禰衡恃才傲物,自稱狂病,羞辱曹操,終遭殺害,后因以“狂處士”稱禰衡。
【例句】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罩迣W鵡,葦花蕭瑟。(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281)蘇軾被貶黃州時作此詞寄鄂州(治所在今武昌)知州朱壽昌。詞中連系與鄂州有關的歷史事跡寄懷,句中以“狂處士”代指禰衡,對他的被殺害表示惋惜。
上一篇:典故《狂吟老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狂夫老更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