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蠻觸
【出典】 見“征蠻”條。
【釋義】 “蠻觸之戰”是《莊子》里著名的寓言,說的是小小蝸牛角上的兩個國家竟為爭地而戰。后稱由于細小之事而起爭端為“蠻觸之爭”。
【例句】 ①日高猶苦圣賢中,門外誰酣蠻觸戰。(辛棄疾《玉樓春·隱湖戲作》1942)這里用“蠻觸戰”譏諷世人為了微利而紛爭不已。②名利處,戰爭多,門前蠻觸日干戈。(辛棄疾《鷓鴣天·睡起即事》1943)這里對世人為了名利而爭斗不已的卑瑣行為表示厭惡。③想得拂衣游汗漫,試回頭、劉項俱蠻觸。(劉克莊《賀新郎·題蒲澗寺》2628)這里之所以把劉邦項羽爭天下比為蠻觸之戰,是表示對于人世紛爭盡皆淡漠處之,只以拂衣出塵為意。④紛紛蠻觸等耳,富貴大槐宮。(李曾伯《水調歌頭·招八窗叔托疾再和》2800)這里用“蠻觸”表示對于名利之爭的否定。⑤算戰爭蠻觸,雌雄漢楚,總皆一場如此。(李昴英《水龍吟·觀競渡》2870)這里是由龍舟競渡引發聯想,把古今各種競爭都認定為無謂的“蠻觸之爭”。
上一篇:典故《蠻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螻蟻王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