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龍蠖
【出典】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唐·李白《金門答蘇才》詩:“棲巖君寂滅,處世余龍蠖。”(見《全唐詩》卷一七八)
【釋義】 龍蠖,指龍與蠖。蠖以屈求伸,龍以蟄求存。后人常據《系辭》語意以“龍蠖”比喻隱居避世。
【例句】 天運自消息,龍蠖不關情。(魏了翁《水調歌頭·江東漕使兄高瞻叔生日》2401)此詞為作者致仕后所作。句中用本典自謂蟄居一隅不問國事。
詩詞典故·龍蠖
【出典】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唐·李白《金門答蘇才》詩:“棲巖君寂滅,處世余龍蠖。”(見《全唐詩》卷一七八)
【釋義】 龍蠖,指龍與蠖。蠖以屈求伸,龍以蟄求存。后人常據《系辭》語意以“龍蠖”比喻隱居避世。
【例句】 天運自消息,龍蠖不關情。(魏了翁《水調歌頭·江東漕使兄高瞻叔生日》2401)此詞為作者致仕后所作。句中用本典自謂蟄居一隅不問國事。
上一篇:典故《龍蟠虎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龍銜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