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魯為齊弱
【出典】 《左傳·哀公十四年》:“甲午,齊陳恒弒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齊(同齋)而請伐齊,三。公曰: ‘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恒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 ‘子告季孫。’孔子辭。退而告人曰: ‘吾以從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釋義】 魯哀公時,齊國陳恒弒君而篡國,孔子請求伐齊,哀公不許,理由是“魯為齊弱久矣”,怕打不過。“魯為齊弱”意謂魯國被齊國削弱。后因用作國家受強敵欺侮而積弱不振的典故。
【例句】 涕出女吳成倒轉,問魯為齊弱何年月。(陳亮《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2100)這里借“魯為齊弱”一典,對于宋朝因金國的欺凌而積弱不振表示極大的憤慨。
上一篇:典故《駱谷姜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魯云書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