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烹鮮
【出典】 《老子》第六○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三國魏·王弼注:“不擾也。”漢·河上公注:“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擾,恐其靡也。”《韓非子》卷六《解老》:“烹小鮮而數(shù)擾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釋義】 《老子》將治國比作烹煮小魚,意謂為政宜簡靜,不可多變以擾民。后遂以“烹鮮”比喻以優(yōu)異的才能治理政事。
【例句】 ①調(diào)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鮮。(張元干《水調(diào)歌頭》[平日幾經(jīng)過]1077)這里以“烹鮮”頌美福帥善于理政。②烹鮮坐嘯,清凈五千言自足。(趙彥端《看花回·張守生日》1443)這里以“烹鮮”喻張守治郡,稱美他為政清靜。③用個狎鷗心地,做就烹鮮時政,民化我何言。(舒邦佐《水調(diào)歌頭·壽衡守季國正》1827)這里以“烹鮮時政”贊美季國正為政寬簡,使得郡民安居樂業(yè)。
上一篇:典故《烹琴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片時春夢,江南天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