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佩玉鳴鸞
【出典】 唐·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w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見《全唐詩》卷五六)按:珮,通“佩”。
【釋義】 佩玉,佩帶著玉佩;鳴鸞,指馬車上鸞鈴所發出的聲音。二者均為貴族官宦所有。王勃在《滕王閣》詩中說當年建閣的滕王已死,他再也不會帶著玉佩、坐著鸞鈴鏘鳴的馬車來登樓宴賞了。
【例句】 疏口清夢入瀟湘,佩玉鳴鸞,吹下天香。(韓淲《一剪梅·聞箜篌》2261)這里借用王詩成句以形容箜篌之音的清脆。用此典亦意在表現箜篌聲音的貴族氣派。
上一篇:典故《佩玉鏘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佩陸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