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
【題解】
本則選自《論語·公冶長》。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1)?”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
(1)孔文子:名圉,衛國大夫。他聰明好學,又非常謙虛,因而死后,被授予“文”的謚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2)下問:向地位、學問、能力等不如己的人請教。
【導讀】
本則解釋子貢的疑惑,衛大夫孔圉行為并非檢點,然其勤學好問亦屬可取,故謚號為“文”。可見,人不能僅僅依靠聰明的大腦活著,還必須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還要不恥下問,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上一篇:知之為知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