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默多克
英國小說家,隨筆散文作家。以其深刻的象征和寓意,以其用荒誕不經、滑稽喜劇的形式表現人類的悲劇主題而著稱、有寓言編選家之稱。生于愛爾蘭都柏林,在倫敦長大; 1942年在牛津薩默維爾學院獲一等獎;1942—1944在英國財政部任職; 1944—1946年,任“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 (UNRRA) 駐比利時和奧地利行政官員; 后回牛津; 1948年被指定為圣安妮學院哲學導師,并與小說家兼評論家約翰·奧利弗·伯雷結婚。
默多克深受薩特和卡夫卡的影響,她的創作善于運用象征寓意手法,滑稽怪誕形式,從哲學角度來探討當代社會問題,探討人類行為的意義; 尤其喜歡用喜劇性的古怪幻想和漫畫諷刺來表現人類存在的悲劇狀況,造成使人啞然失笑的效果。其小說有寫惡魔式的唯我主義者米薩·??怂沟?《逃離巫士》 (1956),有明顯的哥特式小說特征的《獨角獸》 (1963),有寫瘋狂的激情、亂倫、犯罪、自殺、欺騙、暴力、色情的 《嚴峻的頭》(1961)、《美與善》 (1968) 和《圣潔的與褻瀆的愛情機器》(1974)。還有一部分探討愛、死、人類本性的問題的小說,如《天使的日子》 (1966)、《鐘聲》 (1958)、《黑王子》(1973)。其中,《黑王子》獲詹姆斯·忒脫·布萊克紀念獎。
莫多克還是一個很有成就的批評理論家,她還寫了現代小說的兩種風格 : “明晰集中”(cystalline) 與“散漫雜亂”(journalistic); 并寫了 《薩特:浪漫的理性主義者》 (1953)、《重回莊亞與美麗》 (1960)、《反對枯燥無味》 (1961) 等。
默多克的小說想象豐富,寓意深刻,怪誕中含有深沉,這使她成為20世紀著名的小說家。
上一篇:西方文學·《塔拉納教授》
下一篇:西方文學·非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