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經
又名《逸經》、《經外經》或《后典》。《次經》中的大部分作品用希伯來文寫成,小部分用希臘文或亞蘭文寫成。這些作品產生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年之后,即一般都晚于《舊約》。作為希伯來文學《次經》中的許多作品,無論是思想性或寫作技巧并不亞于《舊約》中的作品。《次經》共14卷,但有15個篇名。它們是:《多比傳》、《猶滴傳》、《以斯帖補篇》、《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巴錄書》、《耶利米書信》、《三童歌》、《蘇撒拿傳》、《彼勒與大龍》、《馬加比傳(上)》、《馬加比傳(下)》、《以斯拉(上)》、《以斯拉(下)》和《瑪拿西禱詞》。上述各篇,除《巴錄書》和《耶利米書信》兩篇合為一卷外,都是單獨成卷,因此共為14卷。其中,《多比傳》屬宗教性民間傳說,《猶滴傳》屬傳奇小說; 《所羅門智訓》和《便西拉智訓》屬哲理性智慧文學; 《馬加比傳(上、下)》屬歷史性傳記。其余的8卷,都與《舊約》有關,而成為《舊約》有關章節的補篇,如《三童歌》、《蘇撒拿傳》和《彼勒和大龍》等3卷,都是對《舊約·但以理書》內容的增補;所以上述3卷,有時被合稱為《但以理補篇》。《次經》中最著名的文學作品當首推《猶滴傳》。
上一篇:森鷗外
下一篇:毗濕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