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碑銘文學
緬甸文字究竟產生在什么年代尚難確定。但迄今發現的最早緬文成段文字記載都是12—13世紀蒲甘王朝時期鐫刻于石碑之上的文字,目前發掘到的已有1500方以上,后世統稱這些碑文為蒲甘碑銘文學,稱這個時期為蒲甘碑銘文學時期。11世紀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即位后,統一全緬,國勢大振。1057年又征服了緬甸境內的孟王朝,從直通獲得三藏經,確立上座部南傳佛教為國教。當時蒲甘人民經濟富裕,安居樂業; 為了積功德,修來世,王族、平民廣修佛塔。人們慣于把行善者的名諱、施舍內容、日期以及禱詞咒語等等刻于石碑或石柱之上做為永久記念,這就成了今日所見早期緬文的直接紀錄——碑銘。實質上碑銘絕大多數都是進行某件佛事的記錄,嚴格地說并非文學作品。但它對研究緬甸蒲甘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語言文字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據。碑文的寫作風格對后世緬甸文學創作有著深遠影響。后世的一些文體也是碑銘這種散文體逐步演變而成的。它的確是緬甸書面文學的基石,所以有“緬甸文學始自蒲甘碑銘”之說。
上一篇:萊伊
下一篇:薄婆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