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
印度古代的一種通行詩律,音譯輸洛迦。這種詩律是按音節的數目和長短來計算的。它有4個音步,每個音步又有8個音節,共有32個音節,或者說,可以分成8個4音節組,以此為基礎構成的格式是: 自由格、非長短格、自由格、短長格,然后又是自由格、非長短格、自由格、短長格。兩個短長格的節拍,有助于顯示出其詩律的短長格韻律的特征。4個自由格,則提供了極充分的變化余地,使之得以免除刻板單調、重復和使人厭煩的一成不變。從這短長格排列順序的組合中可以有很多的變化,所以頌體就為許多長篇敘事詩所采用。《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以及《往世書》都采用這種詩律,甚至許多非文學性的著作也采用,成為印度古代最流行的詩律。
上一篇:音節藏頭體
下一篇:風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