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律
孟加拉詩律,起源于梵文詩體,以一個元音或元音與輔音相拼形成一個音量單位。中古時代用以創作毗濕奴頌詩,近代是抒情詩常用的格律。不采用非詞首復合輔音,只宜抒發柔婉、哀凄、纏綿的情感,給人以單調平直的聽覺印象。19世紀末葉,音量律的框框開始被突破,從孟加拉語本身語音特點出發,進行引入非詞首復合輔音的實驗,慢慢形成規范。把復合輔音構成的開音節算作一個音量單位,非詞首復合輔音構成的閉音節算作二個音量單位。復合輔音的靈活運用,給音量律注入活力,詩行抑揚頓挫。用之不但可以寫景狀物,表達細膩,哀切的情緒,亦可用多組復合輔音搭配,造成奔放雄渾的節奏,大氣磅礴地表達宏愿大志。
上一篇:阿齊茲·麥卡里赫
下一篇: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