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注析
詩經(jīng)注本。程俊英、蔣見元撰。這是一部《詩經(jīng)》新注本,詞語注釋與主題分析并重,頗有特色。作者闡述主題,論定詩旨,均平實貼切,有些寫得別開生面,饒有新意。如說《萚兮》是古代所謂“仲春‘會男女’的集體歌舞曲”,《椒聊》是“贊美婦女多子的詩”,《匪風》是“游子思鄉(xiāng)的詩”。對于《唐風·羔裘》、《鄭風·揚之水》少數(shù)主題難定的篇章,則寧存其疑,不做結(jié)論。本書詞語注釋,只注疑難字、關(guān)鍵詞,突出重點,略去一般。釋義的文字,簡練準確,不搞煩瑣考證。對于一些常用虛詞,往往同時列舉它在《詩經(jīng)》中的幾種用法,以便讀者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于某些詞語的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也常舉例加以說明。如說《卷耳》“寘彼周行”的“周行”指大路,是本義;《鹿鳴》“示我周行”的“周行”指“處事所應遵循的正道”,是引申義,對讀者頗多啟迪。本書所作的藝術(shù)分析,多數(shù)都寫得非常精彩。如《陟岵》、《鼓鐘》等篇,都不乏點睛之筆,分析《北山》末三章連用六個對比,《雝》用對偶、排比;《魚藻》的設(shè)問、自答;《斯干》之多用疊字;《漢廣》每章末尾用四個疊韻;《既醉》之用頂真格;《大明》首尾的呼應主題;《江漢》、《常武》同寫戰(zhàn)爭題材,《江漢》雍容揄揚、詞深意遠,《常武》則寫得文勢洶涌、淋漓盡致。作者通過細致的分析,指出它們各自的藝術(shù)特點。同時論述了“風雅比興”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援證詳明,舉例繁富,足供治文學史者采擷取資。本書在每一章注釋之后加上“韻讀”一項,基本依據(jù)清代學者江有誥《詩經(jīng)韻讀》,標出該章所屬韻部及每個押韻字。上古音與今音差異很大的字在括號中加注直音,實在找不到聲韻相同的直音,不得已只好用反切代替。凡是人聲字,都予以標明。這也是本書一大特色。《詩經(jīng)注析》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華書局1991年10月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傳說匯纂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