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篤慶
字歷友,號厚齋,別號崑崙山人。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少與蒲松齡皆受知于學政施閏章,為諸生。又與松齡、李堯臣等結郢中社,詩酒唱和。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1686),考貢生,為濟南府第一,赴都入監,參加順天府鄉試,不第,遂歸,杜戶不出,以著述為事。篤慶詩學唐,尤擅長歌行與七律,多題贈應酬、詠史攄寫之作。其《明季百一詩》以七律體寫明滅亡之過程及緣由,沉郁悲涼,詩中有史,如“敕使當年出未央,紛紛礦稅采諸方。山川絕少金銀氣,誅求何殊花石綱。一任豎貂盤社鼠,誰將鹽鐵議弘羊。可憐國脈從茲喪,浪說朱提入太倉”,言明末礦稅之害,于議論中見激情。其攄懷詩更具風韻,如:“王母西來曉露濃,碧城隱隱月溶溶。云中懸圃三千里,天畔瓊樓十二重。手種桃花多歲月,自尋瑤草飼鸞龍。雙成已到人間否? 海水枯時定一逢。”(《碧城》)王士禛言其歌行“不失空同(李夢陽)、大復(何景明)家法”(《漁洋詩話》)。其七律亦如此。篤慶也有少量描寫民間疾苦的詩篇,如《勘災吏》等。著有《八代詩選》、《班范肪截》、《五代史肪截》、《兩漢高士贊》。郎廷槐所撰《詩問》、《續詩問》,各有一卷為郎問,張篤慶答,從中可見其論詩主張。其詩文收入《崑崙山房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并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張承吉文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