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柳貫
字道傳,自號烏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屬浙江)人。曾從金履祥學性理之學,又學于方鳳、謝翱、吳思齊等。至京師,得程鉅夫、吳澄器重。元成宗大德(1297—1307)間,始用察舉為江山縣儒學教諭,歷國子助教,太常博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順帝至正(1341—1368)初,起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卒年七十三。私謚文肅。與黃溍、虞集、揭傒斯齊名,人稱“儒林四杰”。貫以文章著名,其文雄渾嚴整,長于議論,而不蹈襲陳語。詩作亦多,黃溍言其詩“古硬奇逸”,少作尤甚,實受江西詩派影響,他自己也說“詩成置我江西社”。其五言古詩有古樸之氣,但詩味不濃,如《尊經堂詩》,長達一百四十句,詩中竟以議論儒學統緒為主,很少詩味。七律詩中,如《次韻魯參政觀潮》寫來雄奇生動,《夜行溪谷間梅花迎路香影離離可愛》又呈冷艷朦朧,《寒食山居》表達閑適之趣,都是較好的作品。其門人宋濂與戴良類輯其詩文為四十卷,謂揭傒斯稱贊其詩文“如老將統百萬之兵,旗幟鮮明,戈甲焜煌,而不見有喑嗚叱咤之聲”(見顧嗣立《元詩選》),語雖過當,但可見時人對其評價之高。著有《柳待制文集》,《元史》卷一八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柳南隨筆·續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柿葉樓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