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壇掌故·釣鰲客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有五山……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波上下往還。不得踅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沉于大海。”后人遂以釣鰲客喻豪邁之舉止。唐李白《贈薛校書》:“未侉觀濤作,空郁釣鰲心。”宋趙德麟《侯鯖錄》卷六:“李白開元中謁宰相,封一板,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相問曰:‘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釣線?’白曰:‘以風浪逸其情,乾坤縱其志,以虹霓為絲,明月為鉤。’又曰:‘何物為餌?’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為餌。’時相悚然。”唐王嚴光、張祜亦曾以釣鰲客自居。見于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卷五《釣鰲客》。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郭璞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鐘嶸詩品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