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詩經選譯
余冠英選注 作家出版社1956年9月版。余冠英翻譯 《詩經》,開始于1950年,當時是為了供編譯 “中國詩選”的蘇聯同志作參考,曾選注 《詩經 ·國風》約30篇,并附白話譯文。1954年,《文藝學習》雜志摘要登載一些《詩經》的譯文,作者依照編者指定的篇目抄了舊譯稿兩篇零一章,又臨時譯了三章。發表后,意外地得到許多讀者的反應,興奮之余,從讀者的意見知道白話翻譯對于閱讀艱深的古詩是相當有效的幫助。于是作者便著手編著《詩經選》,直到1955年10月,積累譯注了80幾篇。現刪存80篇,編了這本《詩經選譯》,大致包括了 《詩經》里較重要的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作者對自己的翻譯提出了幾點要求: 1. 原作如果是格律詩,譯文也要是格律詩。2. 原作如果是歌謠,譯文要盡可能保存歌謠體的風格。3. 逐句扣緊原詩的意思,但須少用直譯,避免硬譯、死譯。4. 譯文要讀得上口,聽得順耳。5. 詞匯和句法要有口語的根據。這幾條規定說明,除了符合自己所理解的原詩的意思這一基本要求外,還要求其譯文要傳達原詩的風味和情調,并且要求語言的自然流暢。《詩經選譯》基本上達到上述要求,80篇譯詩不曾增減過行數,不曾顛倒過句子的次序,也不曾放棄過韻腳。很富于詩味。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經選
下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經通義十二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