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舞的關系·舞的分離
上古時代詩、樂、舞三位一體,其后隨著它們各自的不斷發展完善而逐漸分離,形成獨立的藝術體系。現在一般認為,詩與舞首先分離。大約在《詩經》時代,《風》、《雅》便與舞蹈分離,《頌》仍為舞曲。詩與音樂的關系最為緊密持久,不僅《詩經》305篇全為樂歌,就是以后的樂府、唐詩(主要是絕句)、宋詞、元曲都是可唱的,即使今日的歌也是詩與樂的結合。但詩、樂后來畢竟發展為獨立的藝術體系。《詩經》與音樂的分離大致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言語引詩、著述引詩。在此之前的典禮宴饗、獻詩陳志、賦詩言志中,盡管有時側重于以聲為用,有時側重于以義為用,但詩、樂還仍舊融合在一起,但是到了言語引詩、著述引詩時則單純以義為用,而使詩、樂開始分離。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三家義集疏二十八
下一篇:詩經研究·舞的關系·詩與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