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蕭爽齋樂府》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二卷,明金鑾撰。鑾(1487?~1582?)字在衡,號白嶼,隴西(今甘肅隴西)人。以布衣寓金陵(今江蘇南京),久游吳楚、淮陽之間,所以有人稱之為金山人。享壽九十余。
金氏曲詞多為詼諧嘲謔之作,善于用生動幽默的語言描摹人情世態,有善意的規勸,也有尖刻的諷刺。如寫到期還不上債的人:“好漢錢只待去還,涎頭債不住的要。藏頭蝎,笑中刀,茶里不著飯里著。長擔子短挑,慢鍋兒緊燒。割著肉不覺疼,忍著氣轉賠笑。”(《北胡十八·風情嘲戲》)因為欠債者不是故意賴賬的人,所以作者下筆是有分寸的。又如他的《北朝天子·嘲金回回父子》:“金家,把把。生下個滿喇闐自己抬聲價。是人都道不如他,只有他爺兒們大。一個做幾首歪詩,一個臨幾家邪畫,常則是欺同行,壓當家。老夸小夸,也是你祖代流傳下。”這位金回回也許就是他的近親,但對他們的欺騙行徑還是作了尖銳的嘲諷。
金氏也有許多描寫閨情和江南風物的作品。這類作品大多刻畫細膩,意趣盎然:“海棠陰輕閃過鳳頭釵,沒人處款款行來。好風兒不住的吹羅帶,猜也么猜?待說口難開,待動手難抬,淚點兒和衣暗暗地揩。”(《河西六娘子·閨情》)這位少女的出場就十分精彩,真是“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然后細致地描寫她的慵懶,只九個字便很傳神,最后點明她有難以啟齒的傷心和幽怨。
寫風景的如《水仙子·廣陵夜泊》:“城邊燈火幾家樓,江上風波一葉舟。月中簫鼓三更后,聽誰家喚酒;正煙花二月揚州。人已去錦窗鴛甃,物猶存青蒲細柳,怨難平舞態歌喉。”曲中的詞藻、意象在唐詩中都出現過,而作者筆下所織成的卻是散曲,這固然與音韻、格律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曲中所體現的情感和由此所決定的意境與唐詩不同。
金氏幽默詼諧散曲較為本色,多用民間俗語諺語,如:“面不是面,油不是油,鴨蛋里還來尋骨頭。瘦殺的羔兒,他是塊羊肉……”(《南鎖南枝·風情集常言》)“才離了眼角清,剛得個耳根凈。骨朵嘴掛油瓶,誰人是你眼中釘?撅了個火炕,安下座老營,吃的是這服藥,害的是哪家病。”(《北胡十八·風情嘲戲》)這類作品風格明暢,通俗易懂,民歌色彩很濃。
金集存小令一百二十余首,套數二十四首。有明萬歷間環翠堂刊本。今人盧前收入《飲虹簃所刻曲》,后附金氏傳記資料。
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疑雨集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誠齋詩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