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十五家詞》新詩鑒賞
清詞合集,三十七卷,清孫默編纂。默(生卒年不詳)字無言,休寧(今屬安徽)人。清初布衣,江湖游士,久居廣陵。與王士禛等交好。此編為清初著名詞人合集。
明末清初,詞學(xué)復(fù)興,詞人輩出,形成云間、陽羨、浙西三大派。其大致次序是明末陳子龍、宋徵輿、李雯等取法《花間》、北宋,詞風(fēng)溫婉綺麗,是為云間派。其次就是形成于順治間的陽羨派。陳維崧曾說“憶在庚寅、辛卯(1650~1651)間,與常州鄒(祗謨)董(以寧)游也,文酒之暇,河傾月落,懷闌燭暗,兩君則起而為小詞。方是時(shí),天下填詞者尚少……其在吾邑中相與為唱和則植齋及余耳。”(《任植齋詞序》,值齋即任繩隗)他們以師法辛棄疾、蔣捷為主,兼取法北宋。至于浙西詞派起于朱彝尊,朱彝尊在康熙三年(1664)到山西后與詞人曹溶相見,并入曹溶幕府才開始大量從事詞的創(chuàng)作。康熙十七年(1678)出版《詞綜》形成浙西詞派。此派以姜夔、張炎為師,標(biāo)榜清空,力追醇雅的論詞主張。
《十五家詞》初選于甲辰(1664),定于丁巳(1677),此時(shí)浙西詞派尚未張其幟,因此朱彝尊及浙派代表詞人未能列入。書中列入諸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近于云間的如梁清標(biāo)的《棠村詞》,宋琬的《二鄉(xiāng)亭詞》,王士祿的《炊聞詞》,尤侗的《百末詞》,彭孫遹的《延露詞》,王士禛的《衍波詞》,陸求可的《月湄詞》,陳世祥的《含影詞》,董俞的《玉鳧詞》。另外則是陽羨派的開創(chuàng)者陳維崧的《烏絲詞》以及近于陽羨詞風(fēng)的曹爾堪的《南溪詞》,黃永的《溪南詞》,鄒祗謨的《麗農(nóng)詞》,董以寧的《蓉渡詞》等。吳偉業(yè)年輩較高,但其作品從情調(diào)、風(fēng)格上看也傾向于陽羨派。
此書最初刻于甲辰(1664),只刻鄒祗謨、彭孫遹、王士禛三家。杜濬為之序。丁未(1667)增入曹爾堪、王士祿、尤侗三家,孫金勵(lì)為序。戊申(1668)又增陳世祥、陳維崧、董以寧、董俞四家,汪懋麟為之序。丁巳(1677)再加上吳偉業(yè)、梁清標(biāo)、宋琬、黃永、陸求可五家,形成此本。有鄧孝儀序。初定時(shí)為十六家三十九卷,除上述十五家外,再加上龔鼎孳詞二卷,后不知何故刪去。
孫氏編此同代人詞集雖有明末士大夫標(biāo)榜聲氣之意,但其入選諸家基本上反映順治及康熙十七年《詞綜》出版前清詞壇狀況。此書有清初刻本。常見者有中華書局民國間排印《四部備要》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鐘伯敬先生全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甜齋樂府》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