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張承吉文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卷,唐張祜撰。祜(792?~854?)字承吉,南陽(今屬河南)人。元和、長慶間為令狐楚所知,自草表薦,但被當時宰相元稹所沮,赴杭州與徐凝爭解元,不遂,后絕意功名。
晚年他喜愛丹陽曲阿地,筑室隱居。張氏早年以宮詞得名,作者在以宮女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中,善于曲折地把她們不幸遭遇和悲慘命運表現出來,遺形存神,婉而多諷,如“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宮詞》之二);“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贈內人》),詩中譴責了宮嬪制度。張氏許多以宮廷為題材的作品,是描寫盛唐開元天寶間皇家軼事,藉以尋找致亂之由,并寄寓盛衰之感。如《退宮人》《耍娘歌》等?!八@宮墻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華清宮》之四)。無限感慨,全在言外。張氏晚年崇尚建安風骨,作風轉向樸實,則多題贈抒懷、模山范水之作。集中題寺廟之詩達三四十首之多,彼此不相重復,因難見巧。作者半生飄蕩,對于別離感受尤深,其題《楓橋》云:“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游城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張氏長于近體,工整純熟,流轉自然,其小詩多含蓄,律體多俊逸。時人杜牧對張詩評價最高,所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張集宋代著錄十卷,宋刻本猶存,上海古籍出版社將宋刻本影印出版。另有今人嚴壽澄校編之《張祜詩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排印出版。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野谷詩稿》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玉楮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