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lián)·蘇軾
字子瞻,初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進士,除大理評事,任鳳翔簽判。治平間,直史館。熙寧間,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間,因以詩譏諷政事,下御史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遠謫六年之后,遇赦北還,病死常州,追謚文忠。蘇軾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但在文學藝術上卻取得了巨大成就。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書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得天真爛漫之趣,為“宋四家”之一。善繪竹,也喜作枯木怪石,有較強的表現力。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蘇軾主張“寓意”說,即:“自樂于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于博弈”。他視書法為調節(jié)生活的一種高雅游戲。但蘇軾的寓意,堅持自出新意,變法出新,不計較于工拙,不必矜意做作。另外,蘇東坡在《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中揭示了書法的一條重要法則,即:“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就是說,學習書法不能僅靠苦練就能通神,需要有高度的文化素養(yǎng),要多讀書。
在中國書法史上,蘇軾是真正能把理論與創(chuàng)作珠聯(lián)璧合于一體的第一人。他不僅創(chuàng)造出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的書法杰作,而且以其鮮明的書法觀念在當時獨樹一幟。更重要的是他倡導出一代“尚意”新風。這種新書風前無古人地張揚了個人的主觀意志的作風,顯示了強烈的叛逆精神。蘇軾提出的“意造無法”思想是這一書風的精神支柱,這一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后人。在他之后,他的得意弟子和知心朋友黃庭堅繼其衣缽,成為尚意書風的又一扛鼎人物。宋代另一大家米芾雖然走的是一條“集古為新”的道路,但其張揚意志、淋漓痛快的書風也明顯受蘇東坡的影響。
蘇軾的書法豐腴飽滿,濃墨重彩,字形扁平,用筆上采取偃臥手法,追求自然天真,不事雕琢的藝術境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表忠觀碑》、《禱雨帖》、《東武帖》、《北游帖》、《新歲展慶帖》、《黃州寒食詩帖》等,其中《黃州寒食詩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上一篇:天文歷法·節(jié)氣制度
下一篇:繪畫·苦瓜和尚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