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李陽冰
約生于唐玄宗開元年間,卒年不詳。字少溫,趙郡(今河北趙縣),他是大詩人李白的從叔,好古善屬文,白晚年依陽冰以終,白沒,編白詩并為作序。乾元年間(758~760),曾作過縉云令,官至將作少監,人稱李監,一說即杜甫甥李潮。陽冰工篆書,精研小學,曾刊定《說定》三十卷,得法于秦《嶧山石刻》,獨創一格,后見孔子《吳季札墓誌》,后代學篆書者皆宗之,以為李斯以后一人而已。唐竇蒙《述書賦·下》竇蒙注謂陽冰小篆自見《吳季杞墓誌》后“便變化開闔,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兩集。文字之本,悉存心胸,識者謂之蒼頡后身”。唐舒元輿《玉箸篆志》贊陽冰篆書曰:“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備,光大于秦斯矣。”
陽冰重視書法的藝術形態與自然物象之間的聯系,他在《上采訪李大夫論古篆書》一篇中便表達了他對此的看法,其言曰:“陽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見前人遺跡,美即美矣,惜其未有點畫,但偏傍模刻而已。緬想圣達立卦造書之意,乃復仰觀俯察六合之際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圓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經緯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讓周旋之體;于須眉目鼻,得喜怒慘舒之分;于蟲畫禽獸,得屈伸飛動之理;于骨角齒牙,得擺拉咀嚼之勢。隨手萬變,任心所成,可謂通三才之品匯,備萬物之情狀者矣。”宋朱長文《續書斷》卷上列陽冰書入神品,云:“觀其遺刻,如太阿、龍泉橫倚寶匣,華峰崧極,新浴秋露,不足為其威光峭拔也。”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云:“李陽冰篆活潑飛動,全由力能舉其身,一切書皆以身輕為尚。然除卻長力,別無輕身法。”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分第六》謂陽冰“筆法出于《嶧山》,僅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傳世書跡有《縉云城隍廟碑》、《怡亭銘序》、《李氏邇先塋碑》、《李氏三墳記》、《謙封爻辭》、《龔邱令庾賁德政頌》、《般若臺題名》及《孝德訓》、《滑州新驛記》、《忘歸臺銘》、《琴銘》、《裴公紀德碣銘》、《千文》等。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李贄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