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出版·九通
除《通典》、《通志》、《文獻通考》這“三通”外,在清乾隆年間,設立續文獻通考館,又改稱三通館,集中力量編出了六部政書,即《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這六部書加上“三通”,即所謂“九通”。《續通典》15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官修,是杜佑《通典》的續編。內容記載了自唐肅宗至德元年(756)至明崇禎十七年(1644)將近900年間有關政治、經濟方面的典章制度,其中以明代的史料最為詳細。
《清通典》100卷,與前書同年官修,是通紀清朝典章制度的匯編,自清初至乾隆中葉止。體例依杜佑《通典》,其中細目,因古今沿革不同,稍有變通。《續通志》640卷,是鄭樵《通志》的續編,也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官修。其中“二十略”的內容有所增補,時間由上續《通志》,自五代開始至明末為止;經傳部分從唐代開始到元末為止。《清通志》共126卷,也是同年官修,內容只有“二十略”,沒有紀傳、年譜。“二十略”中與《清通典》有許多重復之處。《續文獻通考》250卷,作者搜集史乘和名家文集以及當時存留的“往牒及奏疏”,據事節錄,編次而成。是續馬氏《文獻通考》的,自宋嘉定起,止于明萬歷,且較《文獻通考》多節義、書院、氏族、六書、道統、方外等六門。《續文獻通考》實際上是抄襲了明王圻的《續文獻通考》,再引證各代正史、說部、雜編,以及文集、史評等重加考訂成書,因而它在“續三通”中是最好的一種。《清文獻通考》300卷,同年官修。分類與《續文獻通考》同,內容略有增減。全書敘述自清代開國到乾隆年間的事跡,是記清代前中期行政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的資料匯編。
上述六部書都是仿“三通”的體例而作。《清文獻通考》在“清三通”中是成書最早的,如上所述,內容相當充實。后來修的《清通典》、《清通志》的材料是轉抄自《清文獻通考》的。因此,“清三通”雖體例詳略有所不同,但材料相同,不少篇目又相近似,雷同之處在所難免。盡管如此,它們還是各有所長。“三通”和“續三通”都是“通古今”的政書,“清三通”則專述清一代的典章制度,應屬于斷代,但習慣上都合稱為“九通”。
上一篇:體育·舉重
下一篇:圖書編輯出版·事林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