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張養浩
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字希孟,號云莊。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自幼聰明,好學奮進。起于學正小吏,逐步擢升,直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為縣令時曾著《牧民忠告》,為御史時曾著《風憲忠告》,為中書時著《廟堂忠告》,合為《三事忠告》。《四庫全書總目》評該書曰:“其言皆切實盡理而不涉于迂闊。蓋養浩留心實政舉所閱歷者著之,非講學家務為高論,可坐而言不可起而行者也。”由于他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批評官場黑暗,為權貴所忌,被免官歸隱。文宗天歷二年,因關中大旱,被召回,出任陜西行臺中丞,賑災濟民,積勞成疾而卒。著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他詩文成就很高,但散曲創作成就在元代更為突出。他的散曲多寫于晚年歸隱以后,回首官場爾虞我詐、風波驚險,有萬千感慨,因此內容多寫歸隱田園之樂、流露仕途之險,反映人民疾苦。貫穿于他散曲中的思想主線是國事民生的憂念,貫穿于其中的感情主旋律是對丑惡官場的憎恨和對窮苦百姓的同情和熱愛。如《雙調·水仙子·休官》把官場的憂患與歸隱的喜悅進行了對比,其中真情畢現。而《中呂·山坡羊》組曲則對統治階級的互相傾軋、官場的黑暗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他還有大量懷古的小令,其中以《潼關懷古》最為膾炙人口。作者由大自然的壯觀描寫,轉而去寫人為的景觀,最后從對現實的體察和對歷史的反思中提煉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深刻主題,把對統治者的憤慨和對人民的同情緊密結合起來。全曲感情深沉,發語警挺,風格豪放。此外,他還有一些清逸明麗的描山繪水之作,如《雙調·慶東原》通過對鶴、鶯、沙鷗姿態的描繪,勾勒出一個動靜相諧的迷人境界,結尾轉而寫詩人構思時的忘懷和沉思中醒來時景色,使人倍感意味雋永。明人朱權編的《太和正音譜》評之曰:“張云莊之詞如玉樹臨風。”總的說來,他的散曲語言比較質樸豪放,顯示出一種沉郁雅麗的風格,代表了當時散曲創作的成就。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張之洞
下一篇:書法楹聯·張懷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