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歷代名畫記
唐代張彥遠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繪畫通史。張彥遠(約815~約875),字愛賓,河東(今山東永濟)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書成于大中元年(847)。共十卷,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卷全部與第二卷前四節,主要敘述繪畫發展源流,闡發理論見解。強調繪畫的社會功能是“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書中概述歷代繪畫作品的流傳聚散并對繪畫技法,“六法”論和師承關系作精辟的理論分析。第二部分為第二卷后兩節與第三卷全部,建立了早期繪畫鑒藏的基本理論,詳述自古及今的鑒識、收藏、印鑒、裝裱、復制、市場價格等情況,開列了尚有的壁畫與古代名作品目。第三部分為卷四至卷十全文,系自上古軒轅時代至晚唐會昌元年(841),歷代共三百七十多位畫家的傳記和作者的品評。作者以“六法”為依據,對列傳畫家分九品(總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再細分三品)評定等級,并將自然、神、妙、精、謹細等不同藝術表現能力貫穿于評品中。推崇自然一格為上品上,王廙、顧愷之、陸探微、曹不興居于此位。本書運用大量翔實的古代畫史文獻、典籍,借鑒前人對畫史畫論的研究成果,總結分析了中國繪畫歷史,從宏觀到微觀記錄,開創了百科全書式的畫史編寫體例,奠定了編寫民族繪畫史的博大體系,為以后各類繪畫著述的出現開拓了廣闊領域。
上一篇:繪畫·南宋四家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歷代賦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