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柳宗元》鑒賞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少有文名,三十一歲中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后又拜監察御史。他與劉禹錫等人積極參與王叔文革新政治活動,順宗(李誦)任他為禮部員外郎。革新活動失敗后,貶永州司馬,十年后調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或“柳河東”。
柳宗元同韓愈齊名,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也是我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評其文為“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他創作了許多優秀傳記文、山水游記和寓言故事,深為后世稱頌。
柳宗元在詩歌創作上,師法王維等人,但詩風“幽峭明凈,自成一家”。其詩形式簡括,而意境深邃。他留存的140多首詩中,多數抒發自己去鄉去國的悲憤抑郁之情。也有一些近似陶詩的寄味淡泊的田園詩,他與韋應物并稱“韋柳”。
在思想上繼承荀子“天人相分”的哲學體系,批判“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唯心謬說。他的論文富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和十四年(819),憲宗(李純)決定重新重用柳宗元,可是詔書尚未到達柳州,他卻已抱病去世了。當地人民在柳州羅池興建了“柳侯祠”紀念他。劉禹錫整理了他的遺著,編成《柳河東集》傳世。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商隱》鑒賞
下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王維》鑒賞